日期:2008.4.04 (五)
演說者: 證嚴上人
有一個張公藝的故事.在唐朝的時候,唐高宗他對孝道非常重視,年年都頒獎要提倡要孝道,提倡代代要能夠和,有一次唐高宗出巡,就到張公藝大家族的地方.這一位張公藝就是大家族的當家者,唐高宗問他說,「到底你用什麼方法可以讓九代同堂,這麼大的家族可以和?」.他就用寫的,寫一百次的忍.唐高宗一聽到就是眼淚盈框,沒錯,就是忍.要一個大家族能共同住在一起,能和一定要忍.沒錯,一個人忍沒有用,但是少一個人忍就不合了.所以就要人人都要忍.我們慈濟是不是一個大家庭呢,是,我們有四代同堂五代同堂喔.慈濟從四十二年前開始,一個帶一個,那如果要算代,也有九代同堂了.但願我們有千萬年不斷不斷的延續下去.慈濟人要有浩蕩長這樣的心願.所以應該人人在這個社區好好來推動,叫做人間菩薩招生.我們期待在社區我們多來推動.多一個人認識慈濟,就多一分的祥和.
可知一個人假如很暴躁,那就一個家庭不得安寧.不只是家庭不得安寧,那個社區中也是同樣.假如人人能和能忍,對家庭對社區都好.所以常常都說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.對,人人要修心.修心就要先淨心.我們心若沒有先靜下來要如何修心呢.所以我們要清流,淨化人心.讓人人的心日日將煩惱去除.生命不能沒有活水,所以我們自己要好好取一杯智慧之水來喝.就好像是生命需要清淨的水一樣,我們的慧命也需要一杯智慧的水自己喝.你如果有智慧的水喝下去,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忍呢.萬事我們看得開,看得開心就廣了,心若開闊我們有什麼不能忍,要計較的呢.
早上我去看大愛農場那裡的境界真的很美,看到紅花都已經朵朵開,聞起來好香.土地境界是很美,特別是鄉下的境界很美.我就邊走邊看,人世間不管那一行,都要互相感恩也互相尊重.舉例說,如果沒有務農的人,我們怎麼會有飯吃呢.世間每一件事情都要用感恩心,這種日日拿一雙筷子捧一只碗一支菜一滴油,無不是日常感恩.既然我們知道感恩,就要知道如何回報.所以我們要回報人人,人人的付出,我們要感恩回報於人人.所以我們真的要在人世間要有使命感,我們也要去付出.所以時時刻刻都要說感恩,因為我們人世間,這種感恩心與尊重心,這都是有的時候,當心很歡喜的時候,都說感恩,有時候不只忘掉感恩,還會互相計較.若計較就很辛苦了.所以農夫也好或是造路蓋房子的小工,紡織等等,假如沒有這一群現在是老人過去青壯年為社會付出的人,哪有我們今天的生活這麼得來很容易很方便.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,現在他們需要有人關懷,不知道有多少要用時間去陪伴去付出的人,所以我們要敬老尊賢.敬老就是順世間法,因為他年紀大了,哪怕是我們關懷的老人家,我們也要感恩尊敬他,因為他曾經年輕過,他曾經奉獻過,不管他有修行有修養沒有,不管是粗工細工,一切都是曾經為社會付出過,所以我們要敬老.何況說我們在慈濟中,已經四十二年了,走過來沒有過去慈濟人,哪有今天的慈濟世界呢.所以我天天在說感恩.感恩每一位資深的慈濟人,也感恩現在大家願意無所求的投入進來,所以不管過去現在未來,我會永遠永遠都是感恩.
這是師父今天跟大家分享,我們要代代相傳,不只九代同堂,我們希望萬世千秋,千萬世的傳下去,代代相傳.我們這一代,師父還在,都算是第一代喔,第一代要一直傳下去,大家要用開闊的心,容忍的心,要有無私的大愛,我們代代相傳,這樣慈濟宗門才會永遠興旺.靜思弟子人人要記得,就是要克己,要克服自己的心態,我們生活中也要勤,勤就是精進,要儉,要有克難不怕困難,要克難.這就是靜思弟子要傳法脈,請大家要打開心門愛愛愛,無私大愛,但是愛就是愛,要注意就要有清淨無染的大愛.所以慈濟人的十戒要守好.這才是為佛教為眾生在做事~
----------
相關參考資料:
摘要
百工之恩澤有情
清淨之智長慧命
淨業無染克勤儉
靜思法脈永相傳
(引自 - 大愛電視網站)
語音檔
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