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

080506 視病如親為醫王

日期:2008.05.06(二)
演說者: 證嚴上人

(聲音來源- 慈濟醫院花蓮分院副院長王志鴻(以下簡稱:王副))
(王副:第一個我會看我的病人是不是還在,有沒有病情要轉加護病房.第二個就是新進來的病人有沒有在加護病房的,第一個我就是看加護病房的病人)

看到王志鴻副院長,雖然平常他都逃避鏡頭,不過從他語言動作中,都可以體會到那一分的真誠.他到慈濟已經十八年了,是一位心臟科醫師.所以他對生命是以分秒來計算的.他不捨離開病人,四五小時就去巡房一下,看看昨晚(病人)有沒有睡好.有時候急救的病患,通心導管的、有急救到很晚才穩定下來的,有的時候十一二點還在醫院裡.有時候明天一大早四五點還要巡房一下.哪怕要到關山玉里,還是一樣更早起來,先去看一看安心之後他才能離開花蓮.都是那樣守護生命守護愛,那一分疼惜生命的真誠與愛.

他的病人老人家來找他,他就像是看自己長輩親人一樣,這樣仔細扶著.有的老人家門診之後穿衣服比較遲鈍,他會去幫忙,幫他穿好褲子,腰帶紮好,讓老人家衣冠整齊之後,才讓他出診間.對阿公是這樣,我聽說他說阿媽流鼻涕也是這樣幫她擦拭,真的對老人好像對小孩子一樣.你想,醫生就是父母心,父母心就是菩薩心,菩薩心就是大醫王佛心.的確很感人也很感動.他從(一九)九一年來到花蓮,(一九)九三年已經我們已經設立新導管(室).目前主治醫師已經有八九人就這樣一個大團隊,十五年的時間,他已經搶救回來一萬五千人.(這實在是功德無量.)(佛陀)常常說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.是嗎?對的.所以人世間沒有比病更苦,沒有比生命更有價值.

(王副:我實在也沒有第二專長.我的專長就是在大醫院裡面看重病.所以我們也沒有什麼選擇,我們要強迫我們要愛我們的工作,這是另類的思維.第十年到第二十年的主治醫師應該是最成熟,而且最有活力體力,什麼都是最好的時候.所以到目前為止,我還蠻喜歡我的工作跟我的工作方式,跟我的工作時間,其實我還蠻喜歡的.)

他能夠長期累月到現在,最有興趣的就是守護生命、守護愛.把這樣看病投入病人的生命中為他的使命,為他的職志.實在是不簡單.真的是非常難得.他是大樹,不斷複製生命,讓生命復原健康.也是大樹,他庇蔭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.也是大樹,他也在教育下一代的年輕醫師,他以守護生命的典範在教育.所以一能生無量,但願未來年輕的醫師向他看齊,那樣的技術與愛心.

(王副:「其實我的煙癮超過三十年以上,不曉得現在我老爸有沒有在看(電視),其實我從國中就開始偷抽煙.以前我看門診,看到一點多,開始看診每個病人變得像是我的仇人一樣,每個人都變得不可愛,其實我也知道爲什麼,那就是因為煙癮發作.」)所以我說覺得奇怪說:「每個人都在培訓,為什麼只有你躲在後面?」他就說:「有啦,時間若到.」(王副:「我想說要當慈誠的必要條件第一個要把煙戒掉,所以就是把煙戒了一年.」)你看他就是這樣守規戒,他沒有把煙戒掉,就不敢接受見習培訓,所以這就是他的可愛處.他真的很敬業,同時在這個團體裡面,就是那樣的守規戒.而且親人所親.

不過醫生有時候也不是萬能,醫療都是有極限.上上禮拜我們有一位委員動脈剝離,雖然為她做心導管,做了以後也是很好.但是進了恢復室的時候,在加護病房裡,突然間就是拉不回來了.不過她的女兒和她的先生回來精舍跟我說,我們看到醫師團隊已經盡心力了,我們都很感恩.連吳文女的媽媽也來,告訴我說:「師父你再跟醫師說一下我們已經很感恩了.」你看,慈濟人總是這樣善解,他們都知道醫療有極限,而且生命自然法則總是充滿感恩.所以彼此間盡心盡力搶救,同樣感恩搶救生命的人,不管能否搶救回來,這不都是感恩.我們現在社會就是少了這一分感恩心.醫師已經盡心盡力付出了,所以我想這種感恩心,總是對病患有幫助,或者是對大限已到的靈也是很有幫助.你看她的女兒也同樣寫一封感恩卡給王副院長,請他要寬心不要牽掛.這都是家屬的心聲.的確那一分的付出,是真誠愛的付出.

總而言之,當醫師很辛苦,二十四小時守護,有的時候家屬那樣不能諒解,真的很委屈.但是選擇醫療,真的是一種道場,也是一個修行的方向,真的感恩功德無量.



1. 摘要
搶救生命十八載
視病如親為醫王
職志合一德兼備
續除病苦行菩提


2. 語音檔
3. 網路文字檔

-------以上資料來源: 大愛電視網站

沒有留言: